CE 2.0晶片亮相 電信級乙太網路全面進化

作者: 黃耀瑋
2013 年 05 月 22 日

電信級乙太網路(Carrier Ethernet)發展邁入嶄新世代。隨著最新電信級乙太網路標準–CE 2.0於去年底正式出爐,包括博通(Broadcom)、Vitesse與邁威爾(Marvell)等晶片商均加緊研發新方案,以爭取電信營運商及設備廠青睞。其中,Vitesse已率先發表符合CE 2.0規範的Vitesse服務感知架構(ViSAA)技術,並全面導入旗下乙太網路交換器(Switch)晶片,搶攻商機。
 


Vitesse產品行銷總監Uday Mudoi認為,CE 2.0將推助乙太網路在雲端、行動通訊領域持續擴張應用版圖。





Vitesse產品行銷總監Uday Mudoi表示,行動通訊後端網路(Mobile Backhaul)及雲端連結的布建需求正驅動乙太網路應用市場成長;然而,此也增加乙太網路系統複雜性和管理困難度,電信商須因應行動通訊、雲端等不同性質的網路連接架構,增添網路處理單元(NPU)、現場可編程閘陣列(FPGA)採購成本和系統相關軟體的開發時間,以致影響各項網路服務推出時程及價格。
 



為協助克服電信商克服上述問題,都會乙太網路論壇(MEF)遂加緊推動新一代CE 2.0標準,以催生具更多功能、更低成本,且能快速上市的乙太網路交換設備、晶片及軟體解決方案。CE 2.0較前一代標準新增三項主要功能,包括多服務等級(Multi-CoS)、互連性和可管理性,並針對E-Line、E-LAN、E-Tree和E-Access應用制定各兩項規範,不僅大幅提高乙太網路的連接效率,亦有助電信商發展差異化、低價本的網路服務。
 



Mudoi強調,乙太網路晶片商皆正全力投入開發CE 2.0方案,而Vitesse最新1G/10G乙太網路交換器晶片已搶先取得CE 2.0認證,並整合旗下硬體加速器、IEEE 1588v2時脈同步機制及CEServices軟體,首創ViSAA服務感知架構,可全方位滿足光傳輸網路(OTN)、行動後端網路及雲端連結的乙太網路設計需求,以縮減電信設備及營運商的系統開發成本和時程。
 



Mudoi補充,基於ViSAA解決方案,乙太網路設備可支援多個1G/10G乙太網路接口,無需額外的網路處理元件,且每個乙太網虛擬連接(EVC)都能使用專用調節器與整形器、統計、隊列和標簽/標記機制,因而能為系統廠省下大量軟硬體研發資源、降低產品功耗,同時也簡化電信商網路連接架構的複雜性。
 



據悉,CE 2.0須通過至少六百多項的嚴格測試,華為、思科(Cisco)等網通設備大廠近期已借力Vitesse的ViSAA技術取得相關認證;並計畫搭載該公司新款乙太網路交換器晶片,擴大10G乙太網路設備陣容。
 



據市場研究機構歐文(Ovum)報告指出,乙太網路市場規模已從2007年的70億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300億美元,預計到2016年將進一步擴大至480億美元;其中,尤以電信級乙太網路的增長最強勁,將超越整體的市場成長率。

標籤
相關文章

雲端服務激增 高速網路處理器大行其道

2011 年 07 月 21 日

LTE晶片商趕送樣 4G市場熱戰一觸即發

2011 年 08 月 29 日

雲端裝置風潮引爆 ARM/Intel戰火一觸即發

2011 年 09 月 07 日

祭出40nm NFC 博通搶搭行動付款熱潮

2011 年 10 月 06 日

STB/智慧電視晶片導入 28奈米第二波商機駕到

2013 年 07 月 29 日

MIMO天線競出籠 手機LTE/Wi-Fi飆高速

2014 年 03 月 03 日
前一篇
可調光功能襄助 LED燈加速取代CFL
下一篇
支援低電壓/時脈監控 工業用MCU滿足低耗電要求